领航优配
近期,国内黄金饰品价格突破1000元/克。这时有人会问,黄金是否会继续上涨?当下该买入还是卖出?我的建议是关掉新闻,当什么事都没发生,接下来我给你具体的分析。
金价上涨的底层逻辑就是 钱变多了,钱不值钱了。2020年到现在,市场上的美元比以前多了40%!有钱人手头的现金在贬值,就得找个靠谱的“存钱罐”,黄金自然成为财富“蓄水池”的首选。
有人可能问:为啥不买股票、房子?所有资产的价格都看供需,当大家觉得未来赚钱难、消费少,投资股票房产赚不到钱,就会把钱往黄金这种避险资产里挪。简单说,不是黄金自己在涨,是手里的钞票在「缩水」,黄金只是跟着涨价来对冲贬值。
那么黄金目前适合投资吗?
大家要知道,任何投资品都不能用高风险或低风险来简单区分,黄金的风险属性具有显著的收入分层特征:
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,在资产配置中,黄金可作为抗通胀的“稳定器”。在滞胀周期中,黄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高于股票3-5个百分点。建议将黄金配置比例控制在总资产的5%-10%,利用其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降低组合波动率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领航优配,需要警惕黄金的短期高波动性。近十年数据显示,黄金价格单日涨跌幅超过2%的情况年均出现35次,2020年3月甚至出现过单日12%的波动。对于手中现金较少、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家庭,黄金的短期价格波动会导致相当大的风险,最好将黄金投资占比控制在可投资资产的5%以内。比如每月能剩2000块,投资100块就可以了,亏了不心疼,涨了也不在意。
黄金的“低风险”属性仅体现在长期(10年以上)抗通胀维度,它的短期交易属性与大宗商品类似,都具有较高波动性。如果想要投资,一定要考察自己的资金流转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配置,切勿将黄金盲目视为“无风险资产”。忠告一句,无论贫富,无论黄金如何涨跌,都要将黄金投资配置在5%-10%,多则无益。强如高盛、桥水、贝莱德、摩根士丹利等知名金融机构,目前也不过将黄金投资配置提高到了10%左右。
接下来讲讲金价上涨的后续影响。
黄金价格上涨是通胀预期的“先行指标”。2023年数据显示,黄金价格与CRB工业原材料指数的相关性达0.78,金价突破往往预示着大宗商品普涨周期的到来。能源、金属、农产品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,将通过产业链传导至终端消费品。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,黄金价格上涨均领先CPI同比增速6-12个月,最终导致发达国家陷入“滞胀”泥潭。
全球生产成本上升将加剧各国的政策两难:发达国家将面临养老金、福利体系的刚性支出与企业利润下滑的矛盾,可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(如提高关税)和资本管制措施。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压力与输入性通胀叠加,可能引发货币危机。比如在2022年,斯里兰卡在资本外流与物价上涨双重冲击下出现了债务违约。
经济问题会影响到政治领域,经济领域的本质矛盾是财富分配失衡,全球前1%人口掌握45%的财富,当通胀进一步侵蚀中产阶级财富时,社会将倒逼政策调整,这可能导致民粹主义抬头。政策调整可能表现为两种路径:一是加强财富再分配(如法国的富人税改革),二是对外转移矛盾(如贸易战升级),再极端一些就是引发地缘冲突,升级为更暴力的战争。
虽然前文提到了全球环境消极,但我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,大家不必有太多忧虑。
1、 我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,完整产业体系具有足够的定价话语权,并拥有充足的资源战略储备;
2、 虽然我国的M2增长较多,但管控力度非常强,会尽可能控制生产生活资料价格上涨。
对个人投资者有三点建议:
1、尽量减少参与国际投资,将资金收回国内,将家庭资产的20%-30%配置为现金及货币基金,这是现阶段最安全的流动性资产。
2、高收入人群可配置黄金ETF(占比5%-8%)、实物金条(占比2%-3%),利用黄金的保值对冲纸币贬值风险。一般收入者以观望为主,若参与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,单笔投资不超过月收入的10%,切勿使用杠杆工具。
3、不要对国际上投资品涨跌影响心态,投资者应回归基本面分析,比如加息周期、央行购金数据、通胀预期指标等,避免因短期价格波动导致决策偏差。
最后
黄金价格突破是货币体系深层次矛盾的外在表现,本质是财富在不同资产间的再平衡。对于个人投资者,关键是建立清晰的风险认知:黄金既非“万能保值品”,也非“洪水猛兽”,其价值在于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和长期视角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,保持理性判断、避免过度投机,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核心策略。要充分依靠我国的制度优势和经济韧性,无需过度恐慌或盲目跟风, 别幻想靠它暴富,更别焦虑。有钱人适当配置防通胀,普通人守住现金,守住心态,一入场就是韭菜。现在这个环境,国内物价稳、政策稳领航优配,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好,比啥都强!
亿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