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语包含着许多人生真理大圣证券,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亦让人受益匪浅。
关于它的来源,笔者想用一个字来形容:广。
一种情况是来自老百姓的口头创作,过去的生产力毕竟不是很发达,前辈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短句,最大限度地避免走一些弯路;
另一种情况是来自于一些诗句和典故中,意义都是一样的,比如想告诉人们哪个道理等等,出发点绝对不可否认。
从表面上看,这不过是精练的小短句罢了,但和歇后语、谚语等还有着较大区别;
从本质上看,这是老百姓生活经验和愿望的总结,带有很强的文言色彩。
当然不管怎么说,绕不开的还是传统文化。
展开剩余84%许多人看到这内心也会疑惑,既然产生于特定时代,那放到现在还适用吗?
文化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程中逐步形成的,这就需要我们做筛选。比如哪些东西适用?比如哪些要被摒弃?
经验不经验的根本不重要,只要适用于当下,它就是优秀文化的代表。
这里我们以一句俗语为例,即“男子重五多不举,女子重五全家愁”,“重五”是啥?为何男女双方都是这般结局?如今还能借鉴吗?
何为“重五”?大圣证券
咱们直接奔重点,先来说“重五”为何意,即农历的五月初五。
这一天不是端午节吗?没错,但双方之间并无任何直接的联系。
《野客丛书·重三》有记载:五月五日曰重五,九月九日曰重九。说通俗点,我们现在给五月初五叫端午节,古代叫重五,和重九的意义其实是相同的。
如今让人们去看,这一点还是比较热闹,如果在这一天出生,还是有着较好的寓意。
放在古代,这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,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于重五这一点比较忌讳,谁愿意沾惹这些不吉利的因素?
当然,这和诗人屈原并无太大关系。
在老百姓的观念中,农历五月是“恶月”,同时期的野史中更是这样记载:精炽热烈,厌胜父母,父母不堪,将受其患。
到了农历五月时,即阳历六七月份,温度居高不下,相信诸位都感同身受。
封建时代下科技生产力还不够发达,人们避暑则成了很大的问题。干什么都不方便,老百姓心底自然是极度厌恶。
不过笔者有些疑惑,太阳不是“万物”的代名词吗?难道他们就不在意阴阳之说?
其实在他们个人心底也有些矛盾,太阳是万物之源,亦是万毒之源,一年十二个月难道十二分之一都在悲观情绪下生活?
很显然,这不现实。
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受到影响,老祖宗也有了另一个说法,将恶月进行“浓缩”。整个月的坏运气和情绪全部汇集到一天,即五月五日,又名“重五”。
寓意如此不吉祥,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一天出生?
久而久之,便有了“男子重五多不举,女子重五全家愁”的说法。
俗语本义
通俗地讲,男孩子如果在这一天出生,这辈子也就这个样了;女孩子如果这一天出生,全家都会为她发愁。
前半句说到了“不举”,这里咱们详细聊一聊。
在古代,“中举”算是步入仕途,全家人基本上吃穿不愁。在没有犯严重错误的前提下,还有可能晋升,甚至来到朝廷主政。
“范进中举”诸位都听说过,由此可见其含金量不一般。
这里很多人可能会疑惑,那秀才是什么?
中了“秀才”只是有一些好处,比如免除徭役赋税、不用跪官等等。比较形象的例子就是985、211毕业生,确实很优秀,但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再次参加考试。
女性则很好理解,这个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。
封建时代下男尊女卑,地位本来就如此低下,自身还被贴上这样的标签。
没有出嫁的女性被定义为“赔钱货”,已经出嫁的女性又被称为“泼出去的脏水”,抛开这一点不说,你还沾惹上这种不吉利的因素?指望哪个婆家接纳你?
除了没有婆家接纳外,在自己娘家更是不受待见。
毫不夸张地讲,很有可能会被逐出家门流落街头。父母脾气好点的,有可能还会赏口饭吃,但家里的脏活累活,基本上这个人就全包了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慢慢又衍生出了“五彩绳”的说法。
在这一点出生的男孩女孩,则需要佩戴五彩绳,它不仅具有辟邪作用,还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。
笑侃人世间
如今再看,这句俗语其实带有很大的迷信色彩。
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所有东西都建立在科学依据的基础上。一个孩子都没出生,就已经被贴上这样的标签,背上这般沉重的包袱,真的是毫无益处可言。
文章结尾之时,送给诸位一句话: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面向世界博采众长。
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,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。二者虽处同一个过程,但又分为两个不同的环节和层面,对待中国传统文化,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、创新,这才是最正确的态度。
感谢您的阅读大圣证券,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